
鄉村旅游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9-09 16:30
為了進一步適應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形勢,促進寧夏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質量和效率,引導寧夏旅游業從傳統的“景點旅游”向“全球旅游”發展模式轉變,3月25日至31日,自治區旅游局組織、張仁漢局長牽頭的鄉村旅游發展研討會赴江西省和安徽省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專題調研。銀川市體育旅游局監督管理科科長王斌參加了學習班,并結合銀川市的實際情況提出幾點體會建議。
鄉村旅游考察的幾點體會
1.全域規劃重點打造。
調查點所在的市、縣(區)把規劃放在美麗農村建設的首位。首先,它的規劃不僅重視點的創造,而且同時促進線和平面的推廣。它的計劃是一條線,一架飛機,而不僅僅是一個點。無論是江西婺源還是安徽宏村,在通往美麗鄉村的道路上,都在努力建設和升級,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美麗風景。其次,它規劃了一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所有村莊都遵循生態優先、景觀優先、公共建設優先的原則,以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為先導。制定了涵蓋縣級村莊布局規劃、土地綜合整治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歷史文化村保護利用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的綜合規劃體系。地圖已經計劃好了,象棋已經制作好了,想法已經計劃好了,計劃已經以項目為基礎,項目已經得到了資助。最后,其規劃是重點打造而不是全面開花。無論是江西還是安徽,在推進美麗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基于對村莊自然環境、基本條件、區位等因素的科學分析,重點選擇一批自然條件優越、特色明顯、交通相對便利、區位相對較好的村莊集中建設,而不是全面開花。
2.業態創新產業融合。
兩地旅游業發展努力創新求異,將鄉村旅游與其他地方產業相結合,將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聯系起來,突破傳統的“景區體驗”模式,精心打造多種新形式的綜合體,充分展示“全球旅游”、“創意旅游”、“情感旅游”、“無景區旅游”的新形式,實現三大產業的有機融合。這種產業形式創新的產業間有機融合無疑會給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進一步適應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3.堅持"政府引導、集體運作,追求規?;б?quot;.
政府的及時引導和關注是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廣大農民的參與是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實施大規模管理,行業才能追求最大利益。
幾點建議
結合這次考察的體會,針對銀川市鄉村旅游展現狀,建議下一步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的工作:
1.改變一些錯誤觀念。
首先,要徹底改變鄉村建設城市化的錯誤認識。美麗的鄉村不是建設一個統一的移民社區或統一的現代集鎮,而是建設一個有品位、有品味的美麗鄉村。所謂的味覺意味著保持真實的顏色和突出特征。所謂品味,就是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中進行精細設計、精細建設和精細管理,使美麗鄉村建設既能保持傳統,又能很好地適應現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其次,改變美麗的鄉村就是建設風景名勝區。大力倡導“整合環保理念改造農村住宅”、“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無景點替代健康休閑”,積極整合“創意旅游”、“情感旅游”、“泛旅游”、“慢生活”等新概念,努力打造優美經濟、鄉愁經濟、休閑經濟、養生經濟,賦予農村每一塊草、木、磚新的價值。
2.加大政府主導和投入力度。
政府應進一步完善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配套政策,特別是加大對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的投入,重點培育全村推進農家旅游建設。依托移民文化和回族文化,利用現有生態旅游景區和濕地公園旅游景區,打造城市假日休閑旅游,以旅游帶動農家旅游發展,以農家旅游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3.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通過規劃引導,確保全村有序發展,逐步改善農家規模小、分布分散、經營單一、層次低、無序發展的現狀。規劃設計應突出地方特色,在外觀改造、環境建設和對外推廣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時,合理降低消費水平,取消高檔菜肴和會所形式,農家樂應賦予“農業”一詞。
4.精心包裝,提升檔次。
挖掘歷史文化,依托歷史文化為背景,規劃設計統一的農家標識,實施統一的掛牌管理,使店鋪整潔有序。同時,為促進農家業主改善配套設施,改善衛生條件和服務質量,定期開展評級活動,評級結果在銀川主要媒體上公布。
5.示范帶動,整體推進。
根據銀川市鄉村旅游目前的布局和發展空間,依托“新農村建設”和“生態優美返校節建設工程”,選擇適合鄉村旅游的新農村建設用地進行重點建設,并提升為銀川市鄉村旅游發展示范用地,鼓勵合格能干的農民啟動鄉村旅游,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經營管理方法,在銀川市逐步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