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投入、靠科技,高效示范引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培訓心得體會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9-04 13:31
2014年11月10日至16日,根據我的上級安排,我有幸參加了“2014貴州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黨組織領導到山東壽光培訓班”的學習。該省所有縣市共有103人參加了培訓課程。在為期一周的學習期間,學習方法主要采取專家授課、現場觀察示范基地和現場與當地人交流的形式。與會者就各地區農業園區的發展交換了意見。理論上,他們學習了“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建立與運作”、“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與建設”、“產品流通網絡的建設、產業發展引擎的強化”、“壽光現代農業與品牌戰略”、“發揮農村黨組織作用、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等專題講座。同時還組織現場參觀“三元朱村”冬曖式大棚、劉成德“一邊倒”果樹研究所、壽光農產品物流園、韭菜示范基地、化龍鎮裴嶺村胡蘿卜生產基地、稻田鎮馬寨黃瓜專業村、欣欣種苗基地、壽光蔬菜展覽館、斟灌村彩椒專業合作社、城效休閑農業示范點等現代農業亮點。通過這次學習,我的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我的視野得到了拓寬,我對農業產業發展的思考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我對現代農業工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根據壽光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我縣實際情況,結合實際工作,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壽光市的基本情況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特殊榮譽
壽光位于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南畔,總面積2072平方公里,轄15個鎮、街道,975個行政村,總人口105萬,到2013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408元。壽光距北京直線距離410公里,青島、濟南各150km,地形全部為平原,壽光市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2.4℃左右,降雨量608mm,年日照時數約2607小時,無霜期195天。通過各級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壽光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上取得了很多成績:壽光是中國最大的蔬菜產業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達到80萬畝,年產優質蔬菜40億公斤,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蔬菜之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成為全國首批21家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之一。其中有552個農產品通過“三品”認證,蔬菜品牌發展到120多個,有17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蔬菜類有4個。打造了“歐亞特”蔬菜、“榮名”葡萄、“王婆”洋香瓜、“燎原”蔬菜、“樂義”蔬菜、“展望”番茄、“七彩莊園“?等知名商標。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70個,輻射帶動40%的村、10多萬農戶。全市各類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10家,80%的農戶進入了產業化經營體系。“樂義牌”黃瓜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洛城牌”黃瓜被評為山東名牌農產品。桂河芹菜、獨根紅韭菜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二、壽光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啟示
通過學習和理解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的三個要素“發展基地、打造品牌、打造渠道”。我認為,“堅定發展信心,大膽創新思維,注重品牌建設”是壽光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給我的最大啟示。通過壽光蔬菜產業的發展歷程,為我國農業工業園區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為加快我國農業工業園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先,對發展的堅定信心是該行業做大做強的先決條件。壽光蔬菜產業發展了多年,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壽光充分結合了農業資源的分布特點和農民的傳統種植習慣。此外,中國古代杰出的農學家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記載壽光蔬菜種植歷史悠久。因此,壽光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圍繞“一菜”堅持農業產業化問題。蔬菜產業被確定為壽光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與此同時,這也是由于所有領導人都有信心繼續發展蔬菜產業,并根據不同時期和產業發展的需要不斷優化。今天蔬菜面積已達80萬畝,榮獲中國最大蔬菜產業基地和“中國蔬菜之鄉”榮譽稱號。?
第二,大膽創新的思維是工業發展的希望。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難以滿足現代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可持續”六大指標的要求。如果說沒有壽光大膽的觀念轉變和不斷的技術創新,生產基地很難擴大規模,也不可能形成今天“三同時發展”的良好產業發展體系。壽光在蔬菜產業發展中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如冬季暖棚的不斷完善,種植品種布局的發展形成專業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新技術的推廣,路邊批發經濟的大膽發展建立市場,發展成為全國較大的物流園區,?基層組織的大膽發展和農村集體土地的大膽再承包,促進了產業規模的擴大,都是創新思維的具體措施,這就是為什么今天的壽光蔬菜市場贏得了“不買蔬菜,不賣蔬菜”的美譽,壽光蔬菜形成了“全國賣,全國買”。?
三是注重品牌創建是做大產業的生命。在工業發展中,品牌的創造至關重要。品牌發展戰略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壽光蔬菜產業發展中,嘗試開發的蔬菜沒有品牌,銷售不佳,導致群眾向政府運輸蔬菜,造成不良影響。為此,壽光在大規模發展蔬菜種植的同時,注重農業投入品監管、銷售市場監管、產品質量監控、產品宣傳、政策支持等諸多方面的品牌創造。因此,壽光市有332種農產品被認定為國家優質農產品,116個注冊農產品商標。其中,市級蔬菜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已成為全國首批21個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之一。例如,目前銷售的知名農產品品牌,如“福橋村賣蘿卜,每人8元”、“壽光特級何炅芹菜每公斤320元”、“單根紅韭菜”、“壽光大蔥”,為壽光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品牌作用,該產業已成為壽光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提升的主要來源和渠道。
三、對我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通過這一研究,我將進一步了解山東壽光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先進做法,著眼于我縣黨委的“強工業、擴城鎮、打基礎”工作計劃,結合我縣農業自然資源和現代農業的實際發展,比較我縣和壽光的優缺點,結合我縣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的特點和我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意義的理解。我在此就我國現代農業園區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園區建設上在“高效”下功夫。從目前我縣農業園區建設情況來看,該縣有兩個省級園區(白龍蔬菜園和大唐茶園),國家和縣級園區種植的品種都是具有常規產值的普通品種。他們并沒有真正證明“高效率”的效果。蔬菜沒有特色品種、高品質和經濟價值,茶葉也沒有高端和后續產品加工。因此,園區示范帶動效果不突出,產業規模較小。下一步可以利用鐵皮石斛自身資源,開發更多與鐵皮石斛相似的高端新品種,從而實現園區高效率。?
二是園區建設上在“投入”加強。從我縣各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科研開發情況來看,白龍和大唐兩個省級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沒有新品種展示、高科技育苗中心和茶葉產品加工研究中心。公園里的企業分成不同的組。然而,這些不能由一個企業或一個鄉鎮單獨完成,它們必須整合在一起。例如,白龍主要從事蔬菜產業,打造集郊區田園風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公園,大唐則打造集高原休閑、觀光度假于一體的公園。目前,園區基地的道路、水路、拖拉機路建設和科技研發是我國園區建設的短板。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雖然從上級獲得的項目資金改善了園區的基本條件,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善。我們可以探索如何將園區建設成為園區所在企業“小項目建設、小企業自主、小政府獎勵”的高標準園區。?
三是在園區建設中充分發揮基層地方豐富專家的支持和培訓作用。近幾年來,雖然我縣通過招商引資企業的直接參與、大家庭的培育和群眾的參與,在園區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農業投入大、災害風險高、市場競爭殘酷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園區資金和技術力量薄弱,給園區建設規模的擴大帶來了負面影響。借鑒國外經驗,要充分依靠基層組織(村級組織)在群眾中有更高的發言權。通過園區建設,我們可以大力支持和鼓勵基層村干部積極參與,讓他們帶頭感受園區建設帶來的好處。同時,成立一些發揮更好作用的專業合作社,將有利于基地的擴大和產品質量的提高。你可以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每年發放一些資金來獎勵優秀的工作。你也可以派一批有農業專業知識的村干部或專家到發達地區學習,認真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園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