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培訓心得體會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20 16:52
201X年11月10日至17日,我有幸參加了XX縣委組織的XX-武漢大學現代農業專題研討會。我聽了吳達教授關于農業產業化發展與品牌農業、設施農業與農業現代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管理、農村基礎管理模式與農業學科培養、城鄉發展總體規劃、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講座。我參觀了湖北省武漢市的新農村建設。通過學習和參觀,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XX與湖北經濟發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湖北農業的蓬勃發展,認識到了我縣農業發展的優勢和良好機遇。緊密結合XX的實際,我認為加快XX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是把握四點:
1.實施規模發展戰略,整合農業產業資源,建立農業產業示范基地。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試點,也是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科技含量、做好全方位多品種農業結構調整的載體模式。一是在現有六個種植基地的基礎上,擴大四大標志性認證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完善種植品種,提高生產技術,增加單產,提高質量,創產品和產量新高。第二,通過土地轉讓,應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機械合作社。實施機械化作業和規模化管理,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科學化、專業化和商品化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應逐步從分散管理轉向適度規模管理,從粗放管理轉向集約管理,從傳統耕作轉向專業化生產。
2.實施加工轉型戰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我們沒有工業也沒有污染。我們有生產有機產品的良好條件。農產品質量好,綠色安全。然而,我們的農產品是作為初級產品銷售的,這不能反映我們農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價格很低,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我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產觀念,加工和改造我們的農產品,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一是圍繞“優質、高效、生態”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和高附加值農產品,進一步擴大以莜麥為主的小雜糧種植面積,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第二,依托四大標志性認證農產品,積極吸引外資,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化。
3.為了實施產品的品牌戰略,全面提升產品的社會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我覺得湖北經濟發展的特點是品牌戰略的成功運用和文化包裝的到位。旅游景點挖掘出它們背后的傳說。農產品符合人們追求健康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他們還挖掘出了養生和健身的效果。這些特征被擴大和廣泛宣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品牌的追求越來越明顯。信譽、信任和安全高的品牌將增加農產品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因此,努力培育品牌農產品不僅可以提高行業競爭力,而且可以給農產品生產帶來更高的效益。加強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監督,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建設,加快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步伐,積極開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品牌、品牌、做大做強生態農產品品牌,提高產品市場份額和社會聲譽。
4.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增加科技收入,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首先,我們必須積極發展和應用各種注重保護的農業技術,以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的效率。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啟動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工程。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推廣診斷施肥、精準施肥等先進施肥技術。二要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改善農業機械設備結構,提升農業機械設備水平,因地制宜擴大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領域,在重點農作季節組織跨區域機械耕作、機械播種、機械收獲作業服務。建設農業機械化實驗示范基地,大力推廣土地深松、肥料深施、秸稈粉碎等農業機械化技術。積極培育和發展大型農業機械和農業機械專業服務組織,推進農業機械服務市場化和產業化。第三,要支持科技人員以技術入股和技術合同的形式開展科技服務。要努力培養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現代知識型農民,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