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安紅色教育心得、個人總結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7-22 17:59
弘揚紅安精神保持黨員先進性
最近,根據集團公司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安排,集團公司全體黨員和黨支部同志到紅安革命老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懷著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懷念和對革命先輩的崇敬,我們參觀了黃麻起義、鄂豫皖革命公墓和李先念紀念館。作為黨支部預備黨員,我被革命烈士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動,接受了非常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今天,我非常自豪和榮幸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在槍林彈雨的革命時代,48萬紅安兒女在這里赴湯蹈火,進行艱苦的革命斗爭。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犧牲了140,000名英雄兒女,22,000多名烈士被確認為已登記。為了抵抗外來侵略,推翻反動統治,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無數革命烈士犧牲了自己的一生,甚至是寶貴的生命。回顧黨的革命歷史是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這是非常必要的。保持黨員先進性對教育活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是學習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團結一致,為黨和人民服務,誠實勇敢,永不停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的第一位烈士是黃麻起義領袖潘仲儒同志。他在領導革命隊出城時,腹部被擊中七次六次,但他仍然堅持戰斗,然后腸子掉了出來。他把手放回腸子里,用手捂住腸子繼續戰斗,最后為黨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像潘仲儒同志一樣,無數烈士為黨的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他們之所以搖頭、流血、視死亡為死亡,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不懈的追求。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動力。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每個共產黨員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只有牢固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黨員才能真正解決入黨的思想問題,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二是學習革命烈士的英雄精神,把犧牲留給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給群眾,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紀念館里也有這樣一位烈士。他是黨員張南的同志。當他回到村子里休養時,他被叛徒出賣了,被敵人包圍了,敵人一無所獲,于是他把整個村子趕到稻田,要求村子交出人。一位老人說“我不知道”,當場被槍殺。為了保護群眾,張南的一位同志從藏身處出來,被敵人逮捕,敵人活埋了他。當人民群眾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他站起來的原因是因為他記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犧牲了自己。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沒有群眾的支持,黨就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黨要經受住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考驗,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好公務員。
三是學習革命烈士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計較個人得失。紅安的革命前輩在革命崗位上,不分得失,不求高貴和低賤,舍命忘死,全心全意為革命做出貢獻。這種行為可以概括為“一個人想要三個不要”(革命,沒錢,沒有家庭,沒有生活)、“一個數字,兩個不要數字”(貢獻,名字,利潤)。這是紅安人民無私奉獻的生動體現,也是紅安精神的核心和主要特征。
目前,改革中利益關系的調整,使一些人對個人利益、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感受更加強烈,而對國家利益、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相對冷漠。在這方面,黨員同志要以身作則,自覺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服從改革大局,勇于承擔風險,不計個人得失,做出犧牲。以人民、國家和黨的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成為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雖然工會的工作似乎并不驚天動地,它的許多工作甚至不能用具體的量化指標來衡量,但作為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工會為需要我們幫助和服務的廣大勞動者服務,我們的言行對黨和群眾的關系有著廣泛的影響。帶著微笑和禮貌的詢問,我們可以緊緊地凝聚黨和群眾之間的感情紐帶。因此,我們必須牢記,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鮮血贏得的。我們必須珍惜和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充分發揚紅安精神,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以扎實的作風努力工作,認真完成各項任務,努力推動集團公司快速發展,建設和諧武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