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培訓心得總結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10-18 10:03
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題培訓班學習體會最近,我參加了一個面向全縣領導干部的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題培訓班。在當前全縣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這是一個參與本研究的機會:難得而及時。在為期一周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更加珍惜它。從聽課到調查,每時每刻,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都讓我的思緒起舞。此外,我與不同職位的同志們聚集在一起,交流工作經驗、思想和理解,受益匪淺。如果一滴水能折射陽光,一粒沙子能看到世界,那么本周的學習和檢查足以讓我感受到思想的沖擊,然后再去思考。
一、學到了新經驗
眾所周知,浙江省是一個資源貧乏的省份。它被稱為“七山一水兩田”。然而,XX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11個百分點。浙江的新型城鎮化為什么能在全國領先?通過聽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參觀浙江新農村建設的典范蕭山航民村,我認為以下三點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第一,浙江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城鎮化必須要有經濟支撐,有產業支撐。據統計,浙江有300多個產業集群,產值超過10億元。每個產業集群背后都有一個城鎮或城市。在工業的支持下,其他地方的城市化進程中不會出現“空城”和“鬼城”現象。第二,浙江省新型城鎮化高度重視小城鎮發展。浙江省率先推進農村小城鎮發展,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Xx省的城鎮數量比1978年增加了750,583個。全省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城市群為載體,以中心村莊為載體的格局。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節點。第三,浙江省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人的城鎮化。浙江省率先取消了進城控制指標和“三農”計劃指標,制定了進城務工人員待遇政策法規,在全省建立了相對統一的戶籍改革政策體系,徹底取消了對縣級以下縣域戶籍轉移的限制。牽頭推進基本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等。“四個一”凸顯了浙江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民本情懷。浙江省城鎮化建設的經驗告訴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不僅可以擴大內需,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而且可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對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得到了新啟示
通過聆聽專家教授的高端講座,我得到的啟示很多。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我意識到這一策略必須有很大的氣魄,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以更高的眼光、更寬的視野和更大的氣魄來審視和規劃城市發展的方向、方向和目標。從“城市化”到“城鄉一體化”,我逐漸認識到必須有一個大的發展戰略。我們必須抓住國家機遇,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牢固樹立“一局一心”的發展觀,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從“總體規劃”到“綜合規劃”,我認識到規劃要大方,要按照“內涵第一,外延第二”的總體要求搞好規劃建設,真正做到利人、利人、利人。從“工業發展”到“生態環境保護”,我意識到思路應該大大改進。我們要充分利用水源優勢,努力建設具有城市水依賴性、人水親和力和濱水特色的“藍波長廊”和“綠色景觀帶”。從“派蔓延”到“休閑風格”,我意識到城市建設的質量應該大大提高,“建設精品城市,創造品位生活”的目標應該是建設休閑風格的城市。從“景區旅游”到“縣域旅游”,我開始意識到旅游業必須有一個大的轉變,從單一的景區到縣域旅游的發展,從觀光產品到休閑度假產品,從傳統的形式到新的形式。從“爭奪自然資源”到“挖掘文化軟資源”,我逐漸認識到文化必須有很大的創造力,把歷史文化融入城市建設,才能建設出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三、明確了新任務
新型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戰略選擇,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途徑。它也是未來發展的潛力、重點和指南。當前*?*城市化率相對較低,中心城市和縣城規模不大,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功能不完善,人氣不強,商業氛圍不夠,承載能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不夠,新型城鎮化必須成為當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在去年10月召開的九屆二中全會上,張市長明確表示,*作為新城住宅,推進新型城鎮化,任務更重,意義更大,條件更好。新型城鎮化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導全局,引領發展。作為縣委辦公室主任,下一步,我將充分發揮辦公室的職能,做好服務全縣新型城鎮化的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圍繞加快新型城鎮化開展研究,實事求是,提出建議,為縣委和縣政府提供決策參考。二是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加強監督,跟蹤問效,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為加快縣域新型城鎮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認真規劃和組織會議活動,精簡會議文件,改進會議作風,努力騰出更多時間,讓各級干部做好落實工作,為全縣加快新型城鎮化創造良好環境。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培訓和對浙江大學的訪問,我增強了做好工作的信心,進一步增強了我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反復思考,把學到的精神、經驗和做法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努力為全縣加快新型城鎮化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