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題培訓班學習心得感悟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10-18 09:59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未來城市長期發展的戰略決策,是建設幸福城市的科學發展道路。新型城市化建設是構建縣域經濟發展平臺的重要因素。最近,我參加了“新型城鎮化實踐與發展”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是了解新型城鎮化的相關知識。以下是我學習新型城市化的一些經驗。
一、強化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內涵:新型城鎮化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以和諧社會為方向,以全面、協調、和諧、可持續發展為特征,推進城市現代化、城市集聚、城市生態和農村城鎮化,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化、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
第二,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城鎮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著中心平臺作用。只有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縣域相關產業才能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率,形成區域主導產業優勢,增強競爭力;與此同時,人力、財力和物力都集中在縣內的水、電、道路和住宅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從而促進了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城市化水平低必然會制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因此,在新形勢下,抓住城鄉經濟的交匯點,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努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可以形成促進農業、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從而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增長。
第三,強大的經濟支持:要發展城市,必須充分考慮縣域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積極認識自己的特點,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相互補充,相互融合,避免產業結構趨同,采取網絡發展和產業集群的戰略。發展城鎮建設,主要是發展縣域經濟,它既是基礎也是保證。沒有經濟實力的強大支撐,縣級城市就能夠相互競爭。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推進招商項目定居,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建立現代城市商務核心地區和總部經濟。
第四,引進高端人才: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人才是中心城市健康身體的“動脈”,必須得到保護,而不是被摧毀。因此,我們必須建設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可以興辦一流企業。這樣,逐步的發展可以使一個城鎮變得更加聰明和有吸引力。
五、科學發展:
科學編制城鎮規劃,創建宜居村鎮、名鎮名村和幸福村示范區等。同時,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上,我們應該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探索一條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態發展道路。在建設低碳生活的城鎮和提高城鎮宜居性的同時,也要有工業發展和支持。注重工業化和城鎮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通過學習,我明白只有堅持先發展、創新發展、集約發展、綜合發展的原則,才能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關系。同時,要規范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只有這樣,人們的幸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