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 干部培訓 > 黨政干部培訓 > 企業管理培訓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19 14:38
溫馨提示: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課程方案僅供參考。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項目可根據委托單位或個人定制。詳情請咨詢:19313704873(詹老師)

【課程簡介】
企業的發展需要管理干部的快速成長。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需要快速提升。許多企業中層管理干部,特別是新任主管經理,在從專業崗位轉為主管經理后,對管理工作和管理角色沒有很好的認識。管理工作是片面和被動的,他們并沒有真正承擔管理的責任。雖然有些中層管理干部有管理意識,但是他們缺乏思想、方法、行動,對人的照顧效果不好,事情做得不好,人員沒有留用,隊伍沒有形成,積極性不高,凝聚力不夠,歸屬感不強,干部本身又忙又累,累又累,麻木又倦怠!?
新經理和部門經理的綜合管理技能提升培訓有助于新經理、主管等企業管理干部系統理解管理邏輯,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管理角色,理解人事管理的互補性,分析問題,理清思路,探索方法和實踐工具,有助于縮短中層干部的成長周期,減少管理失誤,提高管理效率,從而適應市場競爭形勢和企業的快速發展!
【課程方案詳情】
一、管理與角色認知
1.管理定義:如何理解四大要素,區分過程,手段,結果,目的?
2.管理本質:如何理解人的能動性及對管理的挑戰?
3.角色本質:如何理解角色及管理者角色的四個維度?
4.角色轉換:從專業者到管理者易出現的行為誤區?
5.角色責任:如何區分高中基層管理者的責任側重點?
6.能力需要:管理者履職勝任需要哪些能力及能力側重?
7.中層管理者的角色分解:多維度角色劃分及角色核心?
對上負責
橫向協同
對下助成
二、工作管理
1.任務管理者(中基層)工作管理常見問題
最后一公里問題:目標沒有縱向到底,壓力傳遞落地
細度不夠:標準,責任,要求不夠明晰
頻度不夠:計劃,檢查,考核的周期不恰當
覺知度不夠:沒有及時發現過程中的問題,導致應對的低效
堅持度不夠:隨意性憑感覺,沒有建立常規堅持的管理機制
2.工作管理的方法工具
WBS:如何周密合理地進行目標拆解?
三定法:如何清晰簡潔委托工作,避免理解錯誤和事后扯皮?
周報法:如何利用三層管理將計劃,總結,監督,指導有效結合?
站會法:如何高效覺知員工的工作狀況?
周會法:如何對工作閉環,形成閉環循環管理模式?
三、人際關系與上中下溝通
1.理解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
關系需要:什么阻礙了人際溝通的有效進行?
打動人的因素:憑什么我要配合你?
兩個事實:情緒比理智來得快,人心比真相顯得重要
溝通效果:如何理解肢體,語音,文字對溝通效果的影響程度?
2.通用溝通技巧
區分事實與評價的方法
非暴力溝通的表達方法
傾聽:識別表面意思和內在需要
3.對下溝通的常見場景和溝通方法
表達期待提出要求的句型
批評的三種方式
表達贊美的句型
工作動員的句型
與下屬化解分歧沖突,交心談心的清單
4.對上溝通
建立信任的要點
儲蓄影響的要點
恰當溝通的要點
5.橫向溝通
讓人感覺良好配合你的四個方面
促成合作共識的句型
四、團隊管理與員工管理
1.帶團隊的要領
團隊領導為什么需要帶團隊?
帶團隊思路:團隊領導如何改變和塑造團隊狀態?
抓關鍵少數:領導和骨干如何發揮作用,打破團隊僵局?
歸屬感與凝聚力:如何增強員工歸屬感與團隊凝集力?
2.與員工的關系把握
企業與員工:如何在雙向選擇和淘汰中不糾結?
上司與下屬:如何在人情關系和履行管理職責保持平衡?
信和威:如何使下屬既有認同感又有敬畏心,使管理順利開展?
3.員工管理的原則要點
面對業績:在處理員工管理問題時,如何把握要害區分主次?
有效互動:如何把握員工需要,建立情感鏈接,有效溝通和互動?
團隊環境:如何抓兩頭,促中間,維護好團隊的良性土壤?
4.員工管理問題研討:
下屬比我資歷老,經驗多,我威信不夠,不服我怎么辦?
如何管理“老油條”員工?
如何管理新生代員工?
如何能力強個性強,服從性不好的員工?
五、員工培育與激勵調動
1.培養下屬常見問題和認識誤區:
工作忙,沒時間培養下屬?
師傅不愿教,徒弟不愿學。
缺乏上進心,沒有動力,不愿學,被動學。
人培養出來就走了,成了培訓基地,不想當冤大頭。
2.下屬培育的思路和方法
快速提升工作能力的三個抓手
OJT的要領
師帶徒的管理方法
新人培養的多種方法思路
3.理解人性與員工需要
馬斯洛需求理論:如何細化理解人的需求?
理解人性:恐懼與快樂,潛意識偏好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如何識別員工的痛點需要?
4.員工激勵和調動的思路和方法
物質激勵的思路和方法
關系激勵的思路和方法
成就激勵的思路和方法
12劇場的設計與應用
六、學員問題研討和咨詢答疑
【培訓意義--為什么要參加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
有助于黨員干部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政策水平、理論素質、業務能力和指導能力。
【培訓對象】
各省、自治區及直轄市黨政干部。
【培訓方式--如何來做好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通過什么方式來進行】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方法包括課堂教學、案例教學、競賽活動、課題研究、閱讀分享、現場體驗、拓展訓練和參觀考察、會代講座、交流互動、權威專家點評相結合等。
【培訓核心課程】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課程內容僅供參考,或可根據個人或單位定制培訓課程計劃,以滿足您的需求。
【培訓流程】
1.需求分析報告
根據培訓單位培訓學員的崗位和培訓目的,綜合分析,經彼此溝通交流,確定好培訓需求。
2.新項目方案書
學院將根據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的實際需要,在5個工作日內為培訓單位定制個性化的培訓項目方案書,方案書中包括:培訓目標、課程設置、師資安排、現場教學、培訓證書、食宿安排、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要多少錢,價格貴不貴,收費標準、教學服務等一系列詳細內容,非常全面、周到。
3.項目實施方案探討與修正
學院將為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項目確定一名總負責教師,與培訓單位的培訓負責人進行詳細溝通和協商,討論和修訂企業的培訓項目方案書,直至雙方就與培訓項目相關的所有事宜達成最終共識。
4.確定--簽署培訓協議
5.項目具體實施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項目將在雙方確定的具體時間內實施。學院將嚴格控制培訓和教學服務的質量。培訓單位可以協助監督。
6.課程內容評估及后續服務項目
項目完成后,將根據學生對課程安排、教學質量和教學服務的反饋,對項目進行總結,以改善和提高我培訓中心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服務。
7.研與長期性協作
學院將派專人與培訓單位進行積極互動的溝通,并就雙方在科研合作、學生實習和企業培訓方面的長期合作達成一致。
【培訓特色】
專業培訓方案
針對目前企業的培訓狀況和任務要求,專業研發項目部門根據培訓需求設計并實施培訓。
開放的學術氛圍
聘用骨干教師、相關部門領導干部、權威領域技術骨干等專業人員與學生零距離溝通交流。
靈活教學形式
體驗式教學、訪談式教學、情境教學、實踐教學、紅色拓展、專題教學等。
異地聯動教學
武漢市本部和深圳市教學中心二地連動,可靈便分配在武漢市·深圳市二地學習培訓。
嚴格教學評估
從學習培訓設計方案、實施、管理方法及實際效果下手,對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項目開展考核評價,評定指標值科學嚴謹,評定全過程公正且透明,反饋結果及時有效。
優質班級管理
流程化的管理服務表現出專業性,創新的班級建設凸顯其特色。
【培訓師資】
武漢大學教授、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政府系統內專家。
【課程安排時間】
白班、晚班、業余制班、周末班、定制課程(詳情請咨詢顧問)
全日制:8:30-11:30/14:30-17:30 (周一至周五全天上課)
晚上班:18:30-21:30
具體上課時間學員根據自身時間安排選擇報班。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時間是多久,要多少天】
課程培訓的時間周期長度以學員報名的的實際班級為準,一般的課程培訓時間為2-7天,相應的課程信息可直接與培訓教師溝通。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要多少錢,價格貴不貴,收費標準】
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費用依據學習培訓人員總數及主要培訓實施方案而定。
由于不同的客觀因素,如學生自身的基礎、學習的程度和課程申請的時間長短,我們有不同的班級。費用都有所不同。費用視學員所報班級而定。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報班。如果有疑問,請咨詢注冊老師。
我們的課程價格都很實惠,校區在不同時間更有不同的優惠活動,具體優惠政策以當時參加的優惠活動為準。
【預約試聽體驗課程】
如果學生需要參加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體驗課程,他們應至少提前一周向顧問預訂體驗課程,并向顧問提供參與者的姓名+電話號碼+課程+所在地區。顧問將及時登記并且預訂附近校園的體驗課程。預訂成功后,顧問將通過電話或短信及時通知學生。
【培訓聯系方式】
電話:19313704873(詹老師)
【優惠政策】
1,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課程對于貧困地區有政策優惠傾斜;
2,對建立區域性整體合作的企業學員有相關優惠;
3,有關優惠活動的詳情,請咨詢報名老師。
【報名須知】
1、對于來自其他地方的學生,如果需要帶辦食宿,課提前與老師預約溝通。
2、學費不包括吃飯以及住宿費用。
3、校區的武漢大學新任經理、部門主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班項目負責教師會經常性電話回訪學生,了解學員基本狀況,請學員配合項目教師的電話回訪。
4、課程內容替換或改期,需去提早和負責項目的老師溝通交流。
相關課程
心得體會
領導講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