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7-30 14:50
溫馨提示: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課程方案僅供參考。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項目可根據委托單位或個人定制。詳情請咨詢:0755-86393227(深圳)/19313704873(武漢)。

【教學基地介紹】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場,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舊址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0000平方米。因舊址紅墻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
紅樓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1911年(農歷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并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領導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戰。武昌義聲贏得全國響應,260余年的清朝統治頓時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隨之終結。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
紅樓于1961年以“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名義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10月,依托紅樓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紀念中心及其史跡文物資料的保護收藏中心、陳列展覽中心和科學研究中心的目標邁進,并已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起義經過】
紅樓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1911年(農歷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并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領導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戰。武昌義聲贏得全國響應,260余年的清朝統治頓時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隨之終結。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
【榮譽】
紅樓于1961年以“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名義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10月,依托紅樓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經過2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紀念中心及其史跡文物資料的保護收藏中心、陳列展覽中心和科學研究中心的目標邁進,并已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館內現有兩個主題性的基本陳列:一是《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前者以舊址主樓為載體,復原和再現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場景與風貌;后者布置于舊址西配樓,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跡、歷史圖片、美術作品以及圖表、模型和場景等,全景式地展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歷史。
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館接受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
【基本陳列】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武昌起義軍政府(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而建立的專題性博物館。占地面積18693㎡,其中用于展覽的面積為3500㎡。建館20多年,因為場館建設、環境改造以及舊址維修等原因,陳列場館有所改變,但始終保留《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兩個基本陳列。
《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現布置于都督府舊址一二層,通過實物、歷史照片,真實再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權誕生地的歷史風貌。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布置于舊址院內西配樓,以近400件展品,全景式地再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恢弘壯闊的歷史。
此外,在院內東配樓中段辟有200㎡的臨時展覽展廳。《沈漢生先生辛亥革命文物珍藏展》、《辛亥革命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展》等40多個展覽曾在此展出,這些展覽也曾深入武漢市各學校以及湖北省地縣巡回展出。 [6]
【貴賓題詞】
1979年3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為本館題寫“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和“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兩方匾名。
1981年10月14日,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華書局總編輯李侃為本館題寫“楚天茫茫涵正氣,長江浩浩育英豪”。
1981年10月15日,廣東代表團代表廖鉞為本館題寫“蛇山當年炮聲隆,傾倒清廷首義功,蕩盡寇氛民作主,江山永照紅樓紅”。
1981年10月17日,孫中山孫女孫穗芳為本館題寫“發揚孫中山先生愛國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統一而努力奮斗”。
1981年10月,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李新為本館題寫“紅樓凝碧備,黃鶴繞青松,英雄垂不朽,休唱大江東”。
1982年5月,原武漢軍區、成都軍區政委成仿吾為本館題寫“創業艱難憶昔賢,登臨憑吊想當年,惟希萬代后來者,遠勝從前開路磚”。
1982年7月,華中師范大學校長、本館名譽館長章開沅為本館題寫“辦好博物館,等于辦好一所社會大學,所以大家都要關心這方面工作”。
1982年初夏,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唐長孺為本館題寫“江漢英靈蕩王朝,風流人物又今朝,登樓無限蒼茫意,革命豪情逐浪高”。
1982年夏,著名歷史學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谷城為本館題寫“艱辛歷史到于今,祖國欣欣正向榮,七十年來思往事,毋忘革命有先行”。
1982年秋,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首道為本館題寫“中山遺志劃一規,兩岸同飲長江水,協力振興我中華,團圓時節酒方醉”。
1984年3月25日,日本青年代表團團長小林文男為本館題寫“在春霧武昌,憶辛亥中山之偉業永不變”。
1984年12月9日,安徽省委宣傳部參觀團為本館題寫“辛亥起義首武昌,世間不信有帝王,人民當家作主后,前世之師豈可忘”。
1987年7月2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楊靜仁為本館題寫“統一祖國,振興中華”。
1988年10月6日,臺灣地區“立法委員”、中國統一聯盟名譽主席胡秋原為本館題寫“首義文獻,湖北之榮,斑斑熱血,永勵后昆”。
1988年10月29日,香港工會社團為本館題寫“辛亥革命,永垂青史”。
1988年10月,民革中央監察委員、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當代著名書法家王遐舉為本館題寫“推翻帝制五千載,三山拔去天清澈”和“云龍風虎,喚起民眾”。
1988年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全國政協委員孫軼青為本館題寫“封建如枷民倒懸,終招辛亥炮聲喧,雄懷敢叫皇朝廢,開創共和新紀元”。
1989年5月,美國宗教訪華團團員吳楚燃為本館題寫“發奮圖強”。
1991年2月,原武漢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劉西堯為本館題寫“填《憶秦娥》 憶念紅樓,長江岸,紅樓終屬人民主。人民主,風新政治,至今懷汝。雄鷹展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紀念標志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紀念標志
翅,歡欣舞,西風糖彈肥鸮鼠。肥鸮鼠,國威重振,速清貪腐”。
1992年3月2日,日本大分縣書畫訪問團團長齊藤松平為本館題寫“天下為公”。
1992年7月20日,美中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孫中山之孫孫治強為本館題寫“民國之門”。
1994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家體改委主任李鐵映為本館題寫“中華第一槍”。
1996年5月9日,德國駐華大使康賽德博士為本館題寫“我很榮幸地來到中國革命的發祥地,這次革命再現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光輝”。
1996年10月30日,臺灣歷史學家吳湘相為本館題寫“武昌是辛亥革命圣地亦民國之門,今年是辛亥革命八十五周年,我以朝圣的心前來,特書此留念”。
1996年10月30日,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韋玉華為本館題寫“我武威揚,華夏輝煌”。
2001年9月20日,臺灣地區前“監察院院長”王作榮為本館題寫“緬懷先烈,益勵來茲”。
2001年9月24日,武漢“光谷”海外顧問李天培為本館題寫“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完成和平統一祖國”。
2001年10月23日,臺灣地區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為本館題寫“全體中華民族永遠以孫中山先生推翻專制帝制為榮并繼承其遺志及早完成中國現代化”。
2003年9月21日,臺灣地區“立法委員”、蔣介石之孫蔣孝嚴為本館題寫“緬懷歷史,放眼未來”。
【培訓意義--為什么要參加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
紅色教育是指教育作為時代精神和現實位置的象征。它要求有抱負的青年具有崇高的精神,關心國家和人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革命老區也需要與時俱進,實現跨越式發展。無數紅軍戰士獻身于將軍和戰地元帥事業的革命老區,見證了當代新一代人的出現,也呼喚著更多各領域緊缺的人才。紅色教育將以紅色土地教育下一代,培養人才建設紅色土地,滋養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的綠色生命,實現革命老區和人民的可持續發展。
紅色教育為全社會珍惜歷史記憶、堅定信仰、學習和支持老區提供了直接的設施和服務。
紅色教育將有助于革命老區建設紅色“數字網絡服務系統”,使革命老區抓住發展機遇,利用快速的時代手段,與外部交流互動。
紅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遵循教育與娛樂相結合的原則,結合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對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
【培訓對象】
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等黨政干部
【培訓方式--如何來做好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通過什么方式來進行】
培訓方法包括課堂教學、案例教學、競賽活動、課題研究、閱讀分享、現場體驗、拓展訓練和參觀考察、會代講座、交流互動、權威專家點評相結合等。
【培訓核心課程】
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內容僅供參考,或可根據個人或單位定制培訓課程計劃,以滿足您的需求。
【培訓流程】
1.需求分析報告
根據培訓單位培訓學員的崗位和培訓目的,綜合分析,經彼此溝通交流,確定好培訓需求。
2.新項目方案書
學院將根據實際需要,在5個工作日內為培訓單位定制個性化的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方案,方案書中包括:培訓目標、課程設置、師資安排、現場教學、培訓證書、食宿安排、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要多少錢,價格貴不貴,收費標準、教學服務等一系列詳細內容,非常全面、周到。
3.項目實施方案探討與修正
學校將為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項目確定一名總負責教師,與培訓單位的培訓負責人進行詳細溝通和協商,討論和修訂企業的培訓項目方案書,直至雙方就與培訓項目相關的所有事宜達成最終共識。
4.確定--簽署培訓協議
5.項目具體實施
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課程方案將在雙方確定的具體時間內實施。學院將嚴格控制培訓和教學服務的質量。培訓單位可以協助監督。
6.課程內容評估及后續服務項目
項目完成后,將根據學生對課程安排、教學質量和教學服務的反饋,對項目進行總結,以改善和提高我培訓中心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服務。
7.研與長期性協作
學院將派專人與培訓單位進行積極互動的溝通,并就雙方在科研合作、學生實習和企業培訓方面的長期合作達成一致。
【培訓特色】
專業培訓方案
針對目前企業的培訓狀況和任務要求,專業研發項目部門根據培訓需求設計并實施培訓。
開放的學術氛圍
聘用骨干教師、相關部門領導干部、權威領域技術骨干等專業人員與學生零距離溝通交流。
靈活教學形式
體驗式教學、訪談式教學、情境教學、實踐教學、紅色拓展、專題教學等。
嚴格教學評估
從學習培訓設計方案、實施、管理方法及實際效果下手,對新項目開展考核評價,評定指標值科學嚴謹,評定全過程公正且透明,反饋結果及時有效。
優質班級管理
流程化的管理服務表現出專業性,創新的班級建設凸顯其特色。
【課程安排時間】
白班、晚班、業余制班、周末班、定制課程(詳情請咨詢顧問)
全日制:8:30-11:30/14:30-17:30 (周一至周五全天上課)
具體上課時間學員根據自身時間安排選擇報班。
【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時間是多久,要多少天】
課程培訓的時間周期長度以學員報名的的實際班級為準,一般的課程培訓時間為2-7天,相應的課程信息可直接與培訓教師溝通。
【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要多少錢,價格貴不貴,收費標準】
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費用依據學習培訓人員總數及主要培訓實施方案而定。
由于不同的客觀因素,如學生自身的基礎、學習的程度和課程申請的時間長短,我們有不同的班級。費用都有所不同。費用視學員所報班級而定。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報班。如果有疑問,請咨詢注冊老師。
我們的課程價格都很實惠,校區在不同時間更有不同的優惠活動,具體優惠政策以當時參加的優惠活動為準。
【預約試聽體驗課程】
如果學生需要參加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體驗課程,他們應至少提前一周向顧問預訂體驗課程,并向顧問提供參與者的姓名+電話號碼+課程+所在地區。顧問將及時登記并且預訂附近校園的體驗課程。預訂成功后,顧問將通過電話或短信及時通知學生。
【培訓聯系方式】
電話:13349910238(毛老師)
【優惠政策】
1,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課程對于貧困地區有政策優惠傾斜;
2,對建立區域性整體合作的企業學員有相關優惠;
3,有關優惠活動的詳情,請咨詢報名老師。
【報名須知】
1、對于來自其他地方的學生,如果需要帶辦食宿,課提前與老師預約溝通。
2、學費不包括吃飯以及住宿費用。
3、校區負責武漢大學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色教育項目的教師會經常性電話回訪學生,了解學員基本狀況,請學員配合項目教師的電話回訪。
4、課程內容替換或改期,需去提早和負責項目的老師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