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培訓心得感悟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02 15:31
一年半后,我來到武漢大學再次學習。我覺得現代知識更新得太快了。只有不斷學習,我才能跟上時代和世界的步伐。經過兩周的培訓,專家們深入而簡單的解釋,各種形式的現場教學,以及充滿活力和渴望的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獲得了很多。
一、基本情況
培訓于2019年7月25日至8月6日舉行,休息一天,學習10天。培訓內容包括金融服務業與區域經濟、“十三五”戰略定位、現代物流發展、服務經濟與區域產業體系定位與升級、宏觀經濟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服務經濟“專業化與創新”路徑、“一帶一路”新戰略模式、浦東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政府投融資投資項目運作、電子商務與現代服務產業鏈創建。休閑旅游與酒店、新型城鎮化與產業發展轉型、健康老年服務業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與前景共舉辦15場課堂講座,現場教學分別在外灘、上海保稅區、移動互聯網創新園、1933年老長坊創意產業園、中共四大會址、漕河涇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進行。學習安排緊湊而充實。在學習期間,我們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和紀律要求,從不遲到、早退、曠課,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
二、主要收獲
1、學到了知識。教師裝備精良,整合了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的資源。他們包括政府領導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具體實踐者、學者和教授等。在研究過程中,林郭龍教授的“感知物流,創新服務--聚焦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熱點問題”運用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來引導人們正確理解現代物流。張虹教授談到了“一帶一路”,結合自己作為公務員的工作經驗,用最接近公務員的語言生動地解釋了“一帶一路”的由來和意義,并闡述了存在的風險和挑戰。導演王振國讓我們感覺數據時代正在接近信息技術時代。上海FTZ的現場教學讓我們了解了建設FTZ的意義和西部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2、開闊了視野。上海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地區,也是最接近世界先進潮流的地方。當今世界不可預測,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西部地區的發展和個人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通過這次研究,我對一系列改革措施有了深刻的理解,如中央政府建立AIIB和FTZ、“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準備加入TPP以及最近的全球發布。我對實現“中國夢”也有更強的自信和責任感。
3、強化了學習習慣。這種差距造成了壓力,迫使我們不斷學習,進一步強化了我們堅持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期間,除了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之外,我還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多次在復旦舊校區聽公開課,以豐富我的知識結構。
三、今后打算
學習和訓練的時間轉瞬即逝。未來,我將立足于自己的實際工作,不斷學習,應用所學,不斷完善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