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風勁潮涌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9-04 14:01
8月26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傳來喜訊,大豐、濱海現代農業園區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成為省重點扶持建設的產業園區,這是我市繼東臺、建湖、亭湖之后新獲批的示范園,至此,在全省40個示范園中,我市占據5席,涵蓋稻米、蔬菜、西瓜、林果等主導產業,建設水平全省領先。今年我市園區工作接連取得突破,此前,東臺已獲批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還有5個園區正在積極爭創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等級創建”工作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類農業園區183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產業示范園5個、省級產業園13個。各級園區強化科技引領、提高發展質效、助力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我市農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富民增收的重要載體,正示范引領全市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不斷探索實踐,建設層次逐步提升
2007年起,我市將現代農業園區作為“三大載體”建設內容之一,率先在全省開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打造現代農業園區“1.0版本”,一批產業基地型的農業園區迅速壯大,有力帶動全市高效設施農業發展。
2012年,為策應“縮糧、減油、擴特經”的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需求,我市實施現代農業園區提升工程,全面推進“一鎮一園區”建設,圍繞大項目、大品牌、大服務“三大”目標,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信息化、功能化“五化”標準和管理、研發、培訓、信息、檢測、種苗、展示、交易“八大”中心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省級園區做大做強、市級園區提檔升級、薄弱地區園區突破,推動園區由基地型向示范型轉變,實現由“1.0版本”向“2.0版本”的轉變,引領全市農業結構調整。
2017年,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全市開展現代農業園區“等級創建”活動,圍繞經濟規模、運行質量、發展后勁、社會貢獻四大方面,設立指標體系,并將園區與省級以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機構數、“四新”技術推廣覆蓋率作為園區考核的重要指標,不斷提升園區的科技創新水平,努力使園區成為國內行業的引領者,打造園區“3.0版本”。
注重科技創新,示范引領作用顯現
用好政策指揮棒,引進各類科技創新主體。針對園區建設出臺了包括基礎設施、建筑設施、配套設施、研發平臺、研發資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對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園區,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產業園和省級產業示范園,并設立園區發展基金,給予重點扶持。
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積極尋找國內外最強技術團隊和科研專家,全市各類農業園區建成院士、博士、研究生等專家工作站11個,入園的科研教學推廣單位達到242個,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新疆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建立產業研究院、科技研發中心等產學研平臺20個,簽訂各類科技合作協議31項。
東臺三倉農業園區建立吳明珠院士工作站團隊,設立200畝種植業科技示范基地,站在全球視野,研究推廣品種更新、延長供應期、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等核心技術,推動了我市西甜瓜產業的發展,成為我國南方西甜瓜產業最強的研發基地。
積極引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三新技術展示推廣、農業科技培訓服務等項目和資金資源向園區匯聚,著力將各級各類農業園區打造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農業“三新”技術展示基地、農業科技實訓基地。
目前,園區及入園主體承擔國家及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國家及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基地項目10個,建設“三新”技術示范基地10萬多畝,推廣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10多項,建成各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實訓基地、田間學堂18家。承擔市級以上科研機構的在研項目87項,研發或參與研發的國家級成果39項,省級成果20項,市級成果26項;推廣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14項。
堅持項目為本,產業不斷做精做優
邀請農業部規劃院、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規劃單位科學編制農業園區發展規劃,合理設置規劃區、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引導園區特色化、科學化、差別化發展。
整合各類支農資金向園區傾斜,完善路、橋、水、電基礎設施。今年新爭取國家園區扶持資金1億元,近三年,累計爭取省級以上園區扶持資金2.7億元,市縣設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專項獎補資金。
積極招建一批市場前景廣闊、產業融合緊密、綜合效益可觀的重點項目。今年上半年,各類園區新招引規模以上項目125個,投資額25.8億元,九豐集團、貴澳集團、海升集團等一批大項目加快建設。全市園區入園企業總數達952個,17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5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項目落戶園區。
立足資源優勢,強化特色培育,先后建成西瓜、花卉、番茄、西蘭花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圍繞長三角地區市民休閑旅游需求和我市農民生活改善需求,全面拓展園區生態觀光、休閑娛樂、健康養生、科普體驗和文化傳承等功能,以園區為載體,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五星級園區7個、四星級12個。
加快物聯網技術在園區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中的應用,省級園區和重點市級園區基本打造成為智能農業示范點;推動順豐、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臺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園區進行對接,園區農產品電商銷售率達20%。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繼續深入推進現代農業園區‘等級創建’活動,全面開展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科技創新和市場化運作水平。”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全市各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引領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鄉村產業興旺,為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