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23 10:02
近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與東營市工商聯合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控180條》(以下簡稱《法律風險防控180條》)。
“私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對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發布會上,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馮俊海表示。
然而,近年來,在東營市法院每年受理的各類民商事案件中,民營企業參與訴訟案件的比例相對較高。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年受理的2303起民商事案件中,民營企業提起的有1404起,占61%。此外,私營企業的訴訟案件主要是各類合同糾紛。2018年,全市法院受理私營企業合同糾紛15703起,占民商事案件總數的63.61%。
此外,所有涉及私營企業的案件中,80%以上是中小型企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管理不規范,產權制度不清,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薄弱。因此,進一步加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明晰產權制度,提高民營企業的法律意識,是防范和控制民營企業法律風險的必由之路。”馮俊海在發布會上表示。
在種種情況下,東營中院聯合東營市工商聯,繼2018年12月出臺了《服務保障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協作機制》后,再次出臺《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控180條》,從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到共同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為形成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合力奠定了基礎。
《法律風險防控180條》從組織形式選擇、合同管理、融資擔保和知識產權保護九個方面涵蓋了民營企業從成立到經營到解散和清算的常見法律風險。
近年來,東營中院積極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除采取相關措施提供制度支持外,還依法審理各類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在審判工作中,遵循平等保護原則,樹立平等保護理念,充分尊重包括私營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無論是公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可以平等對待實體和程序,公平對待,平等保護,公平判斷。
加強對私營企業案件的執行,充分保護私營經濟實體的合法權益。對于涉及私營企業的執法案件,我們將加大執法力度,依法采取各種執法措施,努力提高執法效率和效力。依法規范實施行為,避免因實施不當加劇企業經營困難。對于有發展前景但暫時有財務困難的企業,應依法采取債轉股、分階段實施、實施對賬等方式,盡量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同時從源頭抓起,發揮審判職能,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定期公布典型案例,總結推廣良好經驗和做法,提高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司法保護的有效性,幫助企業提高經營風險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近兩年來,受不利經濟形勢的影響,全市企業破產案件大幅增長。為了審理破產案件,該市的兩級法院在2018年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破產審判小組。《法律風險防控180條》指出了民營企業在破產程序中應注意的法律風險,包括破產程序的啟動、公司董事和監事的責任以及破產中個人清算行為的無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