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田間課堂”傳真經 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編輯:admin 時間:2025-03-21 06:35
春風化雨為“菌”來,“田間課堂”授課解惑“送真經”
眼下,正值羊肚菌種植季節。一場別開生面的“田間課堂”正在弄里村羊肚菌種植基地火熱開展,村民們緊緊圍聚在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羊肚菌種植專家黃通靈老師身旁,認真聆聽羊肚菌種植技術講解。黃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羊肚菌的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知識;帶領村民到羊肚菌種植基地實地查看羊肚菌生長情況,強調羊肚菌在種植過程中對環境溫濕度、土壤酸堿度的要求;并現場示范整地建畦、大棚安裝、播種、營養包放置、出菇管理、噴水采菇等各個環節操作要點,對羊肚菌種植技術給予全方位技術指導。他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村民們聽得仔細、記得認真、問得踴躍、觀察細致、動手積極,邊聽邊實踐,氣氛熱烈。
黃通靈老師的“田間課堂”,通過“面對面”“手把手”“一對一”的“零距離”教學,為村民們送上了一場干貨滿滿的羊肚菌種植知識“盛宴”。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用得上,既“解惑”又“解渴”,讓大家對羊肚菌種植技術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理解,為羊肚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種植羊肚菌,當初有些摸不著門道,有了學校老師的指導,心里有底了。”村民紛紛表示。
高校科研成果惠及武陵山區,小小羊肚菌撐起鄉村振興大產業
弄里村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元素,生態環境良好,孕育出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備受青睞,是遠近聞名的“長壽之鄉”“冰糖橙之鄉”。然而,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面臨瓶頸。為改變這一現狀,駐村幫扶的湖南環境生物職院充分發揮學??平藤Y源優勢,立足弄里村資源稟賦,將羊肚菌作為產業振興主攻方向,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
該校于2023年下半年組建了羊肚菌科研團隊,在衡陽石鼓、懷化會同等地試點試種,設置竹林、林地、樹下、大棚等不同環境,從菌種選育、種植改良到營養袋配方等均取得突破,經過不斷探索和實驗,成功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羊肚菌種植技術,羊肚菌試種取得初步成功。2024年10月,羊肚菌種植項目正式啟動,湖南環境生物職院多次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弄里村定點幫扶,開設“田間課堂”,從選址、整地、建棚、播種到發菌管理各個環節為村民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種植基地里,羊肚菌破土而出,菌帽飽滿、菌肉厚實,產量和品質均達到預期目標。據測算,羊肚菌試種植,每畝土地收益將比傳統種植提高30%以上,小小羊肚菌撐起弄里村鄉村振興大產業。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不僅口感鮮美,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湖南環境生物職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梁忠厚介紹道,弄里村富硒土壤為羊肚菌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種出的羊肚菌品質優良,市場競爭力強。“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創新‘田間課堂’培訓模式,將羊肚菌種植技術傳授給農民,培養出一批高素質新型農民?!?/span>
“羊肚菌試種成功,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新希望?!弊T家寨鄉黨委書記楊華表示,相信弄里村產業會更興旺,鄉村會更美麗富饒,村民生活也會更加幸福安康。
打造“田間課堂”,培育鄉村振興一流人才
羊肚菌營養豐富,市場價值高,人工種植周期短、效益高、見效快,市場前景廣闊。但種植技術要求高,涉及具體操作環節時,必須手把手示范指導來完成。為讓農民在實戰中掌握羊肚菌種植技術,湖南環境生物職院創造性地打造了“田間課堂”,構建起一套具有特色的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沒有圍墻的“田間課堂”,讓農民在實踐中學技術、在勞動中增收入,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提供了新路徑。
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刈兩怼疤镩g課堂”,將技術培訓直接延伸到田間地頭,老師們從羊肚菌栽培田地選擇、播種時間、成菇采摘、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講解,并面對面、手把手為種植戶提供指導,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羊肚菌高效栽培技術技術能手,發揮“田間課堂”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新型職業農民“孵化器”作用。
打造田間數字課堂。搭建“數字+”“田間課堂”學習平臺,提供羊肚菌種植知識、專家指導、直播培訓等服務,并通過微信、視頻、電話等方式對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線上答疑解惑,破解難題。
田間地頭現場指導。在羊肚菌生長關鍵節點,老師們定期前往基地,與農戶一起進入菌棚進行實際操作示范,觀察羊肚菌生長態勢,詳細記錄各項數據,如菌絲生長、防寒情況等,并根據觀察結果及時調整種植管理方案,為羊肚菌豐收保駕護航,有效拓寬群眾致富路。
“‘田間課堂’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空間限制,讓知識更加接地氣,也讓培訓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有效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梁忠厚表示,作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學校將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持續深化“田間課堂”教育模式,依托校地合作、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平臺,切實提升鄉村振興人才掌握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
來源: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