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中國共產黨延安歷史——開展生產獎勵運動(三)
編輯:admin 時間:2025-02-06 05:00
從1942年5月起,陜甘寧邊區開展了學習吳滿有運動,即農業生產競賽運動。吳滿有在農業生產運動中不僅收獲糧食多,而且上繳公糧和公草多,被評選為延安縣和陜甘寧邊區的勞動英雄。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報》刊登了記者莫艾寫的專訪《勞動英雄吳滿有是怎樣發現的》和新聞報道《勞動英雄吳滿有連年收糧特別多》。當天的《解放日報》發表題為《邊區農民向吳滿有看齊!》的社論,號召成百成千的吳滿有涌現出來。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特通令各分區專員、縣長,要他們“廣為宣傳,號召每個農民,向吳滿有看齊,向吳滿有學習,抓緊雨后開荒播種的好機會,全力推動春耕運動,組織生產競賽,更進一步提高人民生產熱忱,創造更多的吳滿有”。
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報》發表社論《開展吳滿有運動》。社論指出,模范農民勞動英雄吳滿有,響應政府號召,努力生產,周細計劃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吳滿有的方向就是今年邊區全體農民的方向。同年11月,吳滿有出席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勞動模范代表大會。毛澤東為吳滿有題詞:“全國有名”。吳滿有運動在全邊區的開展,有力推動了邊區勞動互助和生產運動的發展。
在農業生產運動中,還涌現出了勞動英雄申長林和父女勞動英雄馬丕恩、馬杏兒。
1942年,馬丕恩和馬杏兒將家中積蓄的九石細糧繳了公糧。1943年1月30日,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頒發嘉獎令,嘉獎馬丕恩為陜甘寧邊區勞動英雄、馬杏兒為陜甘寧邊區婦女勞動英雄。同年3月20日,陜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縣柳林三十里鋪村舉行頒獎大會,授予馬丕恩以“移民模范”,授予馬杏兒以“婦女光榮”的獎狀,并頒發了鋤頭、衣料、毛巾等獎品。隨后,邊區各地迅速掀起了學習馬丕恩、馬杏兒父女勞動英雄的高潮。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的師生以馬杏兒為原型,創作了著名的秧歌劇《兄妹開荒》。這一優秀劇目唱遍全國,流傳至今。
1943年11月,申長林出席了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勞動模范代表大會。同年12月,申長林受毛澤東邀請,參加了勞動英雄生產經驗座談會。
開展生產獎勵運動,有力地促進了邊區的農業生產,為渡過財政經濟難關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奠定了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基礎。
來源: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