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要做好產才融合這篇大文章
編輯:admin 時間:2024-10-11 06:15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產業與人才的雙向驅動成為鄉村產業提質增效的關鍵之舉。在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鄉村人才可以通過挖掘產業潛力以及探索創新發展模式等方式推動產業振興。而鄉村產業的興旺,既能促進人才回流,也能提升鄉村人才素質與潛力。
引育并舉,實現以業聚才
鄉村振興要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堅持以產引才、育才,以才促產,讓產業和人才相互成就,形成產業發展與人才發展的良性互動。一方面,鄉村產業發展需要人才。在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培育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鏈價值等方面,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作用。鄉村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科技等領域,包括農業生產經營帶頭人、農技推廣人才、農業農村技能人才、鄉村規劃建設人才、鄉村治理人才等,這些領域的人才是鄉村振興工作中的“活水”,是引才和用才的重要方向,也是產業價值提升的推動力。另一方面,產業是鄉村人才引入、培育和發展的基礎。沒有產業,就沒有引育人才的物質基礎,也沒有人才發展需要的干事創業環境。隨著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實現精準對接,鄉村產業不斷升級和壯大,一批產業項目也為人才搭建了更廣闊的舞臺,通過項目、技術對接以及產學研融合發展等機制,鄉村產業已成為鄉村人才干事創業的平臺,并進一步提升了鄉村人才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健全機制,營造良好生態
人才引得進,還要留得住用得好,通過健全體制機制,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沃土匯聚扎根,才能真正將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最大增量”。首先,要構建“才盡其用”的格局,根據鄉村地域特點,引進與地方產業發展方向、層次相適應的人才,讓生產要素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其次,在人才引進機制上,要創新選拔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潛力。圍繞特殊行業、重點產業等,探索人才與招商結合的引進機制、柔性引才機制等,建立“歸雁”“鴻雁”“頭雁”等人才雁陣,為當地產業發展賦能。再次,要為人才提供良好的上升通道。優化鄉村人才職稱申報評審條件和職業資格認定標準,支持符合條件的鄉村人才晉升職稱、獲取職業資格,加大農業、林業等領域鄉村一線單位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健全多工種農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全面打通鄉村人才成長的“天花板”。最后,要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圍繞各類人才重點關注的住房、子女入學、養老、就醫等問題,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人才干事創業的后顧之憂。
創新載體,提升融合效能
產業和人才融合要想發揮最大作用,就需要創新融合手段與載體。產才融合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農民合作社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通過技術攻關、產品研發、人才培育等平臺建設,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構建產才融合的發展氛圍。各地要因地制宜探索相應的融合平臺、載體、機制。比如發展特色產業時,可以圍繞產業發展引進和培育相關人才,嘗試“企業+項目+人才”模式“靶向”引才,“點對點”化解產業發展難題。針對鄉村產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夠強的特點,可以著重建立人才引育平臺,培養引進一批懂農業項目規劃的新型職業農民,并通過搭建農業科研平臺、成果轉化平臺、產業孵化平臺、項目實施平臺、電商基地、實訓基地等為人才賦能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引進和培育鄉村創業者時,可以建立健全鄉村人才發展聯盟和農創客發展聯合會等服務組織,引導支持各地建設一批人才驛站、青年之家和鄉村工匠工作室等,為人才就業創業提供項目孵化、資金對接、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聚一堂人才、興一項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以產業帶動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助推產業發展,通過產才融合探索出鄉村人才聯農促富模式已成為我國廣袤鄉村的生動實踐。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