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全面內戰爆發
編輯:admin 時間:2023-11-13 05:12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在完成內戰準備后,以22萬人悍然進攻鄂豫邊境的中原解放區。其后,國民黨軍向其他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
對人民革命力量來說,戰爭初期的形勢相當嚴峻。
在軍事方面,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約430萬人,其中正規軍約200萬人;解放區人民軍隊總兵力只有約127萬人,其中野戰軍61萬人。雙方總兵力對比為3.4:1。國民黨軍隊擁有裝備較好的陸、海、空軍;解放區人民軍隊沒有海軍和空軍,裝備基本上是繳自日、偽軍的步兵武器,僅有少量火炮。
在經濟方面,國民黨統治區有3.39億人口,約占全國76%的面積,國民黨政府控制著幾乎所有大城市和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擁有全國大部分近代工業和人力、物力資源;解放區人口約1.36億,土地面積只約占全國的24%,近代工業很少,基本上依靠傳統農業經濟。
國民黨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蔣介石聲稱,倚仗國民黨的優勢,“一定能速戰速決”。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陳誠甚至揚言,“也許三個月至多五個月便能解決”中共軍隊。
國民黨敢于發動全面內戰,很重要的是依恃美國的支持。毛澤東指出:“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br/>
為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黨制定了各項方針政策。在政治上,堅持黨的領導,放手發動群眾,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軍事上,實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積極防御的方針,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
來源:學習強國